您的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>>行业资讯

实正在而诗意,朴素且浓沉——曹郁解析《脐带》影像创作

行业资讯 / 2023-04-16

由曹郁、姚晨监制,青年导演乔念雪编剧并执导的电影《脐带》,于3月18日全国上映。


《脐带》讲述了音乐人阿鲁斯陪伴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回到故乡草原,觅觅她念念不忘的“阴阳树”的故事。影片全程正在山西山西草原取景,曹郁担纲摄影指点,草原风土如诗如画,镜头行语实正在而浪漫。

电影上映后正在“胡萝卜计划电影公开课”上,曹郁老师带来了电影《脐带》的独家摄影幕后故事,以及他对本片的理解与阐述,讲述了影片创作初衷、拍摄美教以及电影拍摄的幕后故事。


《脐带》的创作风格

《脐带》的缘起就是由于有一个非常好的剧本,它用很诗意的方式议论了生死离别这些非常严肃的问题。而对于我个人来道,非常喜欢蒙古族的音乐、文化、地貌等等。


我记得正在上教时看过一部电影叫《套马杆》,当时特地喜欢。而我们《脐带》正在觅演员时,有人引荐了巴德玛老师。巴德玛老师的照片给人的印象就是特地纯真,像个孩子。当知道她是《套马杆》主演时,我特地惊讶,没念到我31年前看的电影能够和现正在产生联系。


电影《套马杆》海报,电影又译作《蒙古精神》


《脐带》是一部低预算制作成本的电影,所以拿到剧本之后,我就正在考虑用什么风格来呈现这部电影。当然,最主要的一切还是要根据文本来呈现。对于我来道,就是要把两个东西进行融合:首先是要实正在,但我们又要特地的诗意。要做到朴素,但又要很浓沉。这四个词是完整相反的,怎样把它们融合正在一同,需求一系列很复杂的技巧。


《脐带》参考图与成片对比


另外,我期视色彩是主观化的,我非常喜欢梵高的画,比如他画中蓝绿色的天空。正在《脐带》电影结尾我有一个特地喜欢的镜头,是男主阿鲁斯的主观镜头,调色完成当前特地像梵高《开花的杏树》那幅画。所以总结来道,我称它为:主观的色彩,诗意化带有朴素的感觉。



固然《脐带》的制作预算很低,但它是顶尖质量的声画作品。由于预算低,所以可使用的器材不多。这是我拍摄《可可西里》后拍过最穷的一个戏,一个普通剧组都会比我们可使用的器材要多,所以非常惨。比如我们只要十几个灯(《八佰》是2000个灯),要实现的很多成效,需求完整靠本人念办法。



实正在的光线

《脐带》的打光都比较极致,电影基本只使用了单一光源,但是我们会正在一些场景增加使用一些辅帮光,来增加暗部细节。这样会让画面看起来很实正在,但仍然很干净。


《脐带》电影截图


而且,《脐带》中的光源几乎全部来自实正在光源,如场景所见,影像上灯泡发出的光就是来自灯泡,手电筒的光就是来自手电筒,火光就是来自实正在的火光,完整实正在。以致有一场哥哥、嫂子对话的戏,拍摄场景使用的是节能灯。正在过去,我会认为这样的拍摄太过草率,但是我们最后呈现的画面成效非常棒,非常实正在。正在《脐带》结尾篝火的告别戏,几乎全部只是使用了篝火的火光来照明,只另外增加了两个LED灯补了眼神光。这样的打光方式,做到了完整符合视觉经验的实正在。


《脐带》电影截图


当然,这样的打光方式,正在拍摄时就需求必定的技巧。比如男主妈妈走失那场戏,我们是正在天光带有密度的情况下进行拍摄,选择了全景构图。正在现场,男主拿了一个手电筒进行打光,我正在地上放了一些反光板,男主正在表演时,如果脸部特地暗,只需把手电筒的光射向反光板,就能够进行补光。



诗意的布光

正在剧作的请求下,我们还要打出诗意的光。正在诗意方面,我认为《脐带》做到了两点:第一是让光闪烁或者活动,光动起来就会有一种诗意感,有一种灵魂的感觉。第二,要正在合理的情况下布光。


《脐带》电影片段


电影开场男主乘坐出租车回家的戏份,我们利用了各种办法让光来活动。我们能够让出租车永世直线行走,但为了呈现光的活动,拍摄现场我们让车转了非常多的方向,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太阳光映照正在男主脸上。还有很多场景,比如利用火光的闪烁,比如正在太阳升起时航拍的构图,拍摄地平线的光影等等。这都是为了能够让光有一种诗意感。


符合视觉经验,这对于摄影来道非常主要。如果光线不实正在,观众会有一种虚伪感。他们可能不知道你用什么光打底,或者用什么做了轮廓光,但是他们会感到不舒服,继而不置信这个场景,所以打光必需要合适。正在合理的情况下布光,非常主要。


什么叫华丽的布光?拍摄人物,只要一支灯,很难产生华丽的感觉。可能需求一个轮廓光,还有其他的建饰光、眼神光,这样才会凸显出华丽。可是这样的任意布光是不合理的。我们必需要清楚光源是如何来的,正在进行布光时,尽可能多地创造光源。


《脐带》剧照


《脐带》结尾篝火这场戏,我们其实是用了4、5个大火堆,这样正在画面上就会让光源非常合理自然。到了具体拍摄时,我们要不断调整火堆的距离,当你需求轮廓光强一点的时候,就向火堆的方向靠近,等等。这就会让观众感觉非常自然,不破坏实正在感,但是它会有华丽的感觉。



自然的活动

正在《脐带》中我们摄影机的活动是完整自然的,而且我们使用的方法非常简单。


《脐带》工作花絮截图


正在现场,我们的斯坦尼康摄影师常城,非常棒,《脐带》几乎有一半的戏是他掌机拍摄,而电影中肩扛的部分是我。


其实拍电影就像变魔术一样,现场永世乱七八糟,过程也特地平淡、无聊。但是摄影机拍出的画面却非常美丽,所以,实现这一切还是需求非常复杂、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。拍电影很多方法都不是需求花费高贵的金钱,但是它需求有很高的涵养,所以大家正在拍戏时还是要多开发脑子,脑子比钱主要。


正在《脐带》这部戏中,我们一切的摄影机活动只要一个准绳:要盘绕戏来进行,而不是为了夸耀。其实有了这个准绳就会变得非常顺畅、简单,《脐带》中一切的活动方式都是最基础的。


很多刚入行的摄影师,经常设念过多的摄影及活动,但正在实际操作时,摄影机的活动正在拍摄现场其实非常复杂,以致需求谐和摄影组以外的资源,对于人数不多的小剧组而行,几乎忙不过来,就会形成很多可惜。



诗意的活动

《脐带》电影片段


这一段讲的是男主让妈妈回家,可是妈妈不情愿,于是他用电子琴伴奏,用舞蹈的方式协帮妈妈走回家。其实剧本里还写了装电池等等一系列的动作,是一个特地复杂的过程。


正在拍摄时剧本经常是有变动的,于是我就和导演商榷省去装电池的动作,间接开始表演。这段戏请求有非常精确的摄影机活动。活动并不复杂,但请求很精确。这里有一个关键点:镜头最开始跟随着男主摆进了屋内,这时候摄影师必须把摄影机摆回来,这是非常刻意的摄影机活动。


我认为摄影机是能够表达情感或者诗意的,但不必定都是经过构图来表达,正在《脐带》中我们只要表现生死树的镜头刻意使用了构图,但我认为这种方式非常刻意,这里我是正在用镜头去强调树。所以我念道,刻意当然没有问题,但是不能处处都刻意,处处充满刻意的设念,就得到了它的作用,所以需求正在关键的时候利用“刻意”。而如果能正在活动中“刻意”是最完美的。


《脐带》剧照


怎样才能拍出情感呢?我们顺着拍摄主体(刚被系上的脐带)摆回来,而这个摆的快度和构图都要非常的精准。要拍出绳子有“脐带”的感觉,然后镜头给到了妈妈,这里我们的摄影师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旋转,这时候就能够看到男主拿了琴走出来,这时候摄影机再非常粗俗地转回来,变成一个侧面,摄影机慢慢前移跟进,然后演员演得也非常棒,有一种慢慢出幕的感觉,这样,这场戏就用一个镜头拍完了。


现正在很多人特地喜欢拍长镜头,但如果是没有内容的长镜头,我认为对观众来道是没有意义的。长镜头对于观众而行,它的请求就是每一秒都要有价值,否则就是耗时间。那么我们要拍的就是每一秒钟的活动都是要有意义,而且它像音乐一样,有小的节点,每一个点的构图必须是完整出色,且完整充分的,这才是完美的镜头。


《脐带》电影截图


这个镜头如果使用非常客观的小全景,那只能依托演员的表演。但是我们用了非常主观的镜头,只拍演员脸部特写,这时观众就能够感逢到摄影机正在旋转,但是它像一个谜语一样,观众一直只能看到妈妈的表情和疯狂旋转中的韵律感,不知道她怎样把绳子绕上去,这就像一个谜语一样,最后给到一个全景,为观众解开了谜底。这都是一种朴素的诗意,也是我们形成电影很主要的一个元素,而且每个摄影师都能做到。


所以摄影师也好,其他任何主创部门也好,对于剧本的理解是最主要的。如果你不能看懂剧本,也就无法利用你的专业技能,把文字的东西转化成画面或者声音。


所以我认为本职工作以外,创作最需求的两个素质:一个是要会看剧本,第二个就是要会看表演。我们是正在拍表演,如果对表演不了解,只知道光、色这些技术,永世成不了一个好的摄影师。



主观的色彩

我们即便具备了诗意的光线,具备了诗意的活动,还是不脚以摆脱所谓写实主义的影子。所以正在色彩上,我认为必需要达到主观性,而且必须是不一样的主观。既不是我热爱的《套马杆》,也不是像牛奶盒上的蓝天白云的色彩。


《脐带》参考图与成片对比


所以我给调色师张亘看了一些梵高的画,我们也一同研讨了其他很多画作。正在里边提取了很多元素,比如道蓝绿色。我们去进建梵高是怎样利用色彩,去研讨黄色是怎样组合的。这个过程其实是过滤了很多色彩,而且加上了我们本人的色彩,也进步了某些色彩的饱和度,比如红色、绿色。


《脐带》调色behind- the-scenes look 


色彩赋予了《脐带》一个很强烈的气质,这点很不容易。所以我还是念要强调的关键点,摄影师需求有很强的艺术涵养,即便你有很多技术,如果没有艺术涵养,其实无用。



主要的三位帮手

正在《脐带》的拍摄中,对于我来道有三个帮手特地主要。


张亘,我们的调色师,我们的合作也是从《九层妖塔》开始。这次的调色任务特地“沉”,他也是能够让画面变得不那么实正在的主要法宝。


第二个人是郭晨,他从《九层妖塔》就和我一同合作,拍了很多很难的戏。


他的团队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次航拍的任务,而且很多是正在极限光照条件下去拍摄,为电影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。正在《脐带》中,我认为航拍是一个非常主要的武器。我们正在地面上看到的视角永世有限,当视点升高当前,观众能够感逢到蒙古那种辽阔的气质,这也是我们电影需求传达出的意义。生命不是只要一种方式和一种伦理下的定义,它非常复杂,也非常广阔。


《脐带》航拍片段


而且这次航拍尤为宝贵的是没有使用非常花哨的技术,是正在道事。拍摄的镜头能够和我们其他镜头完美地婚配正在一同,不漏踪迹,这点其实很难做到。


第三个是斯坦尼康操作员常城。他很年轻,很聪明,也很调皮,他很好地理解了我们的企图。一个好的掌机,是一个摄影指点最主要的帮手之一,他间接实现了你的念法。


常城拍出的韵律感非常出色,他不只很完美地拍出了摄影机活动,同时独立拍摄了两段戏,很了不起。一段是发觉妈妈尿床那场戏,还有火堆前第二次唱歌的戏份都是他独立拍摄,我认为非常棒。


摄影机的操机员很难,由于他需求控制完整韵律感,需求控制剧本的内容,最主要的是能够记住台词。而很多二级摄影师之所以无法进步,就是由于他无法看懂剧本。



电影告别段落的创作解析

告别这场戏非常难拍,我们也逢逢了很多问题。比如天气,比如时间不够。我们只要一个晚上来拍这场戏,难度相当之大。这是一个漫长的夜晚,对于我们来道每分钟都非常宝贵。


正在具体拍摄上,这场戏有几个比较难的地方:我们要创造很多光源,可是火光非常难控制,怎样才能保持一个比较精确的亮度,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。还有需求处理距离的问题,火光靠近人,肯定光感很美,但草原的风很大,这就需求留意安全问题,所以和演员的距离很难把控。同时,我们的时间非常短。还有一个情况,就是一切的工作人员越来越感动,都开始都融入正在戏中,当然,这也是一个特地宝贵的事情。


《脐带》拍摄花絮&成片


这场戏,我分为三个段落。正在第一个段里,我们为了展现真正的蒙古族的感觉,觅了很多特地棒的舞蹈家来跳舞。拍摄舞蹈必需要有韵律感,这种韵律很难用行语去诉道。你只能控制一个大概方向,只要当摄影师拍出来之后,你才知道哪些地方需求调整。


其实为了拍摄最后一场戏,我们准备了6吨木头。但是当拍完第一段戏之后,我们发觉木头的耗费程度非常快,这也让我们的拍摄愈加紧张。而现场又是和真正的音乐家合作,他们需求即兴发挥,必须正在现场觅觅感觉,所以这就更请求我们的拍摄快度要快。


《脐带》拍摄花絮&成片


而拍第二段戏,最主要的音乐 solo。正在这里其实最主要就是火星。我们的现场制片朱子一个人控制了一切火星的浪漫感。他必须用一个棍子按照音乐的节拍正在火堆里制造火星。正在具体拍摄上其实就是要保证火星和火的距离。这看起来很简单,其实要经过很精密的计算。


这场戏也证明了特地难拍的戏,也能够只用一台摄影机完成。我其实非常害怕多机拍摄,多机拍摄很容易形成每个机位都拍不好。拍时很过瘾,但正在剪辑时会发觉每个机位都不完美,由于机位之间要防止穿帮或遮挡。其实电影和音符一样,只要每一小节都是完美的,连正在一同的曲子才会完美。如果每一个小节质量都普通,最后也不会得到完美的曲子,所以我特地厌恶正在现场拿了一堆机器乱拍。当然,除了一些特地场合例外,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拍到的素材越多越好,素材要有效才有用。


《脐带》拍摄花絮&成片


拍摄第三段落时,我们的木头几乎快用完了,施行制片人姜乐就把我们的办公桌、帐篷全部放进去烧掉了。由于我们只要这一晚上的时间,大家必须拍完。而且这时候曾经接近黎明,一旦天亮,那我们就无法再进行拍摄了。这段戏其实是特地富有情感的一段戏,拍摄电影真的就像集体做梦,拍摄时演员、我,包括导演、掌机全都进入戏中的形状。


从技术角度来道,调色正在这场戏发挥了强大的功能。火堆很亮,而摄影机的镜头过滤炫光是有限的,画面会非常灰,普通正在调色时会做出调整。从技术来道,眩光是一种失误。可对于这场戏,炫光是很浪漫的。按照保守观点,这样的镜头需求沉拍,由于人物光不够亮,但是我认为这很浪漫,所以我必定要保留下来。调色师张亘把这个镜头不只调出了光晕感,而且调得很舒服,很好的还原了现场烟的感觉。我特地满意这一点,我们把一个缺陷、不完美的东西,变成了一种浪漫和一种诗意。


拍电影很不容易,正在那么混乱的场景下拍出来这么诗意的画面,所以请求每个人心里有非常强的信心感。它也需求你情感特地充沛,才能拍得出来。这么难拍的镜头,正在这么简单和时间不脚的情况下竟然拍完了,而且我认为这段戏,是我值得骄傲的一个场景,这可能是一种天意。


关于《脐带》的创作分享,连续更新中~